您的位置:鞍山文明网首页 > 原创评论 > 原创评论

走出去才能传下去
稿件来源: 鞍山文明网 发布时间: 2019-07-25 编辑: 冯智鸿

  

  日前,大型海城喇叭戏《孝顺媳妇》代表辽宁省,参加了2019年吉林非遗节——全国稀有剧种汇演。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,就要让这些非遗项目活起来、动起来。只有走出去,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。

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,保护好非遗项目,是传承文明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。五千年的文明,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,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。近年来,我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,拥有了一批如海城高跷、鞍山评书、海城喇叭戏、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等国家级非遗项目,此外还有如海城牛庄馅饼、小码头干豆腐、岫岩民间鼓乐等省级以及牛庄大曲、海城尹氏清真元宵等市级一大批非遗项目。这些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代表着鞍山厚重的历史文化,是推动城市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。让非遗项目走出去,做好保护传承工作,展现城市文明,不仅重要,而且十分紧迫。

  推动非遗项目走出去,要坚持创新,继续推进。要加大推动非遗项目走出去的宣传力度广度,强化报纸、电视、电台等主流媒体的宣传,同时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优势,形成推动非遗项目走出去的浓厚氛围。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非遗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,引导和鼓励非遗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展示展演等活动,同时加强非遗传承人之间的长期交流、合作、创新工作。保护非遗从认识非遗开始。要继续推动非遗进课堂、进社区、进村镇等活动常态化,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和认识非遗,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传承事业中来。

  非遗项目走出去是传承的需要。只有走出去,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,代代相传。(枫临)

  

原创评论
  • 垃圾分类是生活的必修课
  • 公共健身器材重建设更要重管护
  • 高空抛物应防患于未然
  • 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要坚持久久为功
  • 传承“非遗”从关爱传承人开始
  • 让家风带动文明乡风
  • 点赞“五老”小红帽爱心团队
  • 向“剩宴”说不
  • 爱心团队也需要被关爱
主题活动
  • 1.jpg
  • 美德少年2352.jpg
  • 01(1).jpg
  • 小02.jpg
  • 256×56.jpg
  • 6.jpg
  • 小图01.jpg
武隆文明网 莱州文明网 曲阜文明网 腾冲文明网 宁乡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石家庄文明网 瑞安文明网 淄博文明网 威海文明网

        • <form id='5lc1f'></form>
            <bdo id='5lc1f'><sup id='5lc1f'><div id='5lc1f'><bdo id='5lc1f'></bdo></div></sup></bdo>